1、《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间》、《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是首篇。
2、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10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
3、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阿廖沙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
5、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
6、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7、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
8、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
9、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
10、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
11、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
12、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
13、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
14、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
15、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
16、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
17、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
18、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
19、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
20、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
21、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
22、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
23、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
24、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
25、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
26、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27、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
28、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9、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30、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
31、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
32、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
33、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
34、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
35、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
36、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
37、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
38、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
39、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
40、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
41、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
42、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
43、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44、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45、第一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母。
46、 第二章可以分三大块,也就是三篇优美、精彩的散文 第三章分四大块,即由四篇散文或短篇小说组成。
47、 第五章可分上、下两篇: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
48、 第六章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
49、 第七章也可以分为上、下两篇。
50、上篇主要写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
51、 第八章也可分为上、下篇。
52、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 第九章也可以分成上、下篇。
53、上篇写“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小说很重视大人讲故事对儿童的影响。
54、马车夫就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
55、 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
56、 第十一章主要写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虽然用笔不多,写法上也若明若暗,欲说又止;其次写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
57、 第十二章写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写“我”的这个“伤心事件”对自己心灵造成的创伤,写这两年里外祖父的家境日益衰落、以至完全破产,搬家不断,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几乎真的要上街讨饭了。
58、“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母亲再嫁的事实。
59、可以说,家庭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和母亲之间。
60、也重点写了上学读书,特别写到一位热爱儿童、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61、 第十三章写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写“我”捡破烂为生,写“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写这些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写母亲的死,最后,写“我”不得不走向“人间”。
62、所有这些内容,乍看很零乱,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因为它们都在写一个“穷”字。
63、《童年》的悲剧是以母亲之死这悲惨的一幕结束的。
64、3。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