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夏丹
(资料图)
浙江11个设区市陆续公布的半年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1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
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全球需求放缓效应扩散,外向型程度高的浙江工业,随之陷入增速放缓的境地,部分地市甚至陷入负增长。这种增长呈压的态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年。比如,部分地市今年前5月规上工业增长仍处于负值状态,压力不轻。
因此,上半年的全部转正,来之不易。它绝非数据的简单变化,背后是各地掷地有声抓工业的不懈努力,更传递出浙江工业经济恢复势头良好的积极信号。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特别是危难之时更要靠工业稳住大盘。去年浙江经济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工业,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0%。在经济全面恢复的今年,浙江工业经济依然保持着韧劲。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工业经济展现出非常强的韧性,从1-2月的0%到上半年增长4.7%。同时,浙江工业上半年四年平均增长达到7.6%,也就是说疫情以来,浙江工业经济真正起着压舱石的作用。因此,抓工业稳增长成为各地的头等大事。
为了扭转即期颓势,负增长地区使出了浑身解数。
不遗余力抓大项目落地,成为各地稳工业的重中之重。
在湖州,今年5月的“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投资合作洽谈会上,96个总投资1143亿元的项目签约,成为湖州近年来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多的一次集中签约。
台州则把项目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前不久的2023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台州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707亿元。随着这批项目的实施,将为台州“弯道超车”提供强大动力。
加大支撑工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力度,各地纷纷为工业稳增长做好后勤保障。
如杭州市划定了新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占比30%以上的红线,每年出让工业用地不少于1万亩,确保好项目不缺地。
湖州则以产业基金为牵引,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先进制造业。截至目前,湖州市产业集团管理的32支产业基金,累计完成投资项目125个,总投资近7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近400亿元。
努力之下,终有成效。以杭州为例,今年前三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2.1%,前四个月缩小至-1.6%,前五个月虽然仍为负增长,但进一步缩小到了-0.7%,到了上半年扭负为正,实现了1.3%的增长,6月当月更是高达10.6%。
而接下来,杭州将积极抢占新赛道,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就在前几天,杭州市政府与三六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数据安全开展深入合作。
与此同时,增长态势较好的地区,也努力作出更大贡献。
在新赛道上争分夺秒。如嘉兴近年来全力打造以光伏、锂电、储能、氢能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其光伏产业规上总产值占全省三分之一。
绍兴集成电路产业,通过“链主型”项目带动,已集聚集成电路规上企业120余家,今年有望在去年破500亿元产值基础上继续“乘势而上”。
在大项目上不遗余力。像嘉兴,今年上半年完成制造业投资638.9亿元,同比增长18.3%,投资规模位居全省第一。今年,嘉兴市和嘉善、南湖、海宁和平湖等4个县(市、区),纷纷成功夺得“浙江制造天工鼎”;在舟山,今年1-5月新项目产出对全市产值增长贡献达20%。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即期的增速差距,其实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病根”。
毕竟,外部环境的不利,对大家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早些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快慢好坏,在当前经济下行中的压力测试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
经济仍将在跌宕中向前发展,经济数据也将实时波动。具体到今年下半年,浙江工业经济增长仍面临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市场需求不足,外需收缩、内需不强,将给工业经济稳增长面临较大挑战。因此,刚刚转正或增速不快的地方,若要持续保持正增长,仍需加倍努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