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为何叫“鸽子树”(把自然讲给你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时间:2023-08-16 09:15:2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珙桐成为贯穿闭幕式的主体视觉形象。珙桐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孑遗植物之一,有着极高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价值

日前,在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上,一棵3D大树扎根在舞台上,白鸽般的花朵在枝头绽放。这一贯穿闭幕式的主体视觉形象来源于珙桐,又称“鸽子树”;它的花,也被称为“鸽子花”。

珙桐是蓝果树科珙桐属落叶乔木,其花朵盛开时外形洁白、形似白鸽展开的翅膀,山风拂动时宛如满树白鸽振翅欲飞,故得名“鸽子树”。鸽子被赋予和平、希望和爱的意义,而形似白鸽的珙桐也被认为是和平的使者。汉语中,珙桐的发音与“共同”相近,因此常将珙桐与共同、和谐、团结等概念联系起来,视其为和平团结的象征。

四川与珙桐似乎有着不解之缘——珙桐最早的发现地和珙桐模式标本的产地,都在如今的四川宝兴县;从数量上来看,四川全省范围内共有上亿株珙桐,居全国第一。

你知道吗?颜值与实力并存的珙桐,还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孑遗植物之一,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仅在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湖南以及湖北等地区幸存。古老历史赋予了它极高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价值。珙桐之所以珍稀,不仅因为它经受了寒冷气候的考验,还在于它对生存环境的特殊需求。它们仅生长在气候温凉、湿润、多雨多雾的山地环境,喜酸性或中性土壤,不耐高温、干旱。

令人赏心悦目的“鸽子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而是由叶片特化而成的两片独特的、大小不一的苞片,其真正的花,是暗藏在苞片下面、呈暗紫色的头状花序。夏季花序初开时,这些苞片并不是白色的,而是如同叶片一样泛着新绿;随着盛花期到来,逐渐呈现为乳白色,而后在末花期转为棕黄色凋落。千万不要小瞧苞片的作用,它除了外形洁白优雅,其自然展开后的独特颜色和气味,还可以增加花序被传粉者发现的概率,有助于吸引昆虫前来传粉。同时,珙桐的苞片像极了花序的防护伞,能有效避免狂风暴雨和太阳辐射对花序的伤害,让昆虫有机会接触到更多花粉。

珙桐与大熊猫一样,都是我国宝贵的物种资源。由于种子自然萌发困难、幼苗存活率低,再加上生存环境变化,使得珙桐的天然分布面积和数量急剧下降并濒于灭绝,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保护这一古老的孑遗植物,我国于1984年把珙桐列入首批8个重点保护的一级濒危物种,并把其多个分布区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珙桐的传粉特点,为其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为宝贵的物种资源,珙桐在科学研究、园林应用和文化寓意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经过多年努力,一些地区的珙桐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一些园林单位也培育出大量珙桐树苗。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一珍稀植物,保护多样的自然之美。

(作者为西华师范大学植物生态研究团队负责人、教授,本报记者王明峰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6日 14 版)

关键词: